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动态 >  >> 
环球要闻:潮评|不让民俗节庆变味 各方都需加力
来源: 潮新闻      时间:2023-04-20 10:04:18

每年公历4月13至15日,是傣族、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——泼水节。节日里,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,载歌载舞,互相泼水,以示祝福。

泼水节是久负盛名的民俗节庆活动。起源早,寓意美好,历史悠久,影响范围广,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泼水节前夕,云南各地文旅局长开“卷”,纷纷出镜为家乡代言,向各地网友发出邀请。2023泼水节活动公告一经发出,“憋”了三年的游客们便大量涌入云南,欢度节庆。


(资料图片)

欢歌笑语中却出现了不和谐的行为。#女子泼水节遭众男子围着泼水撕雨衣#、#别让泼水节的祝福变味#等话题冲上热搜;女子骑车时被泼得车子侧翻,女生被撕扯雨衣等视频在各大平台传播,引发热议,甚至出现泼水节就是“流氓节”的言论。

泼的是祝福,但也需适量。恶趣味甚至是恶意的泼水,不仅让泼水节变味,也触犯了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。

但在争议面前,让所有的关注与讨论都回归到公序良俗和法律框架之内,才是参与公共事件讨论的理性态度。

我们要看到,在飞往云南的航班上,乘务员身着民族服饰,向旅客讲解泼水节的由来,介绍孔雀舞、傣剧等非遗文化,让乘客感受满满的云南风情;包括西双版纳、陇川等云南多地曾发文倡议文明泼水;云南各地加强警力,开通泼水节公交专线,方便游客往返现场……为了泼水节的成功举办,各方都在努力做足前期准备工作。

事情发生后,云南多地文旅局快速作出回应,对于泼水时不文明、不道德行为,造成不良影响、涉嫌违法犯罪的,警方将依法追究当事人法律责任,安排相关执法人员在各个景区以及旅游市场进行检查,积极做好后续工作。

云南的做法告诉我们,在大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中,舆论场留给有关部门工作的时间窗口越来越小,只有积极行动起来,扎实调查、及时回应,说清楚、讲明白,才能疏导舆情,不给无谓谣言留空间。

泼水节也启示我们,开展民俗节庆活动,既是为了传承弘扬文化传统,更是为了促进和赋能当地经济社会发展。因此,让民俗节庆恒久流传、历久弥新,就是一道文化考问和经济算题。

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,制造一个“爆款”容易,但要历经时间考验,不断传承、创新、转化、发展,持续的被大众熟知、接纳、感兴趣、参与却并不容易。那些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坚实群众基础的民俗节庆活动,更要“爱惜羽毛”,珍惜这来之不易的“流量”,做好工作全方位全过程,保持稳定的品质的输出,让“流量”转化为游客“留量”、GDP“增量”。

对于游客而言,怎样才是打开泼水节和其他民俗节庆活动的正确方式?文明的标尺应时刻刻在心中,相互尊重,形成共识和规范,实现文明共建共治共享。

只有这样,这些传承已久的民俗节庆活动,才能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,彰显当代价值,持续焕发生机活力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